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產業集團”)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將“誠信、和諧、創新、發展”的企業價值觀與“引領和帶動無錫高科技產業發展”的 時代使命落實于企業經營和日常行為中,以負責任的態度踐行著自己作為“企業公民”對建設美麗無錫、創新無錫、創業無錫、幸福無錫所作出的承諾,體現自身在實現經濟利益之外更高的價值追求。
一、企業概況
1、公司簡介
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無錫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4月出資成立的國有獨資企業。作為無錫市屬國有集團之一,旗下現有全資、控股、參股企事業單位48家,其中包括無錫威孚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無錫市太極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家上市公司,無錫市最大的以政府資金為主導的風投企業無錫創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及2個“三創載體”無錫市北創科技創業園有限公司和無錫錫東科技產業園股份有限公司。集團經營范圍涉及汽車關鍵零部件、紡織化纖、機械制造、創業風險投資、科技地產開發、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微電子等多個領域。
公司使命:引領和帶動無錫高科技產業發展
公司價值觀:誠信、和諧、創新、發展
2、公司發展戰略
以實業為依托,以資本為紐帶,以創業風險投資和產業整合為抓手,打造產業發展的投融資平臺,增強科技地產開發功能、科技產業服務功能、產業資本運營功能, 推進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產業為支撐、科技服務型經濟集聚發展的新型產業格局的基本形成,并成為在關鍵領域具有控制力的綜合性國有投資控股集團。
3、法人治理結構
產業集團實行董事局領導下的總裁負責制,董事局對無錫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董事局下設總裁室,總裁室為公司具體事務的經營管理者,對董事局負責。設立監事會對集團事務進行監督。
二、經濟責任
1、年度經營業績
2013年,產業集團充分利用復雜的經濟形勢和嚴峻的市場環境形成的倒逼機制,把經濟發展的困難期轉化為企業轉型升級、做強做優的機遇期,圍繞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空間,引導和扶持企業加強市場開拓,加快自主創新,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所屬企業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集團全資、控股企業共實現營收106.2億元,利潤總額14.4億元,完成了市國資委下達的年度調整經濟目標;集團統計口徑完成營收546億元,利潤16.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和6.4%。通過一年的發展,集團綜合實力得到增強,到2013年年末,集團的注冊資本從2012年底的34.33億元增加到了35.89億元;總資產從2012年底的253.77億元增加到了287.33億元;凈資產從2012年底的136.45億元增加到了150.84億元。2013年榮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10位。
2、可持續發展
固定資產投入。圍繞集團確定的六大重點產業,創新產業培育模式,在鼓勵現有企業加快自主創新,加大技術改造,增強企業“內生”動力,優化提升現有產業的同時,通過開展國際合作,主動嫁接國際先進技術,激發“外部”活力,依托重大項目,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力度。這種內外并舉的產業培育模式,為集團發展培育新興產業搭建了平臺。全年集團共完成投資總額24.93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3.24億元,超額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目標任務。圍繞先進環保技術資源渠道的開發,完成了對無錫踐行中歐科技有限公司的增資工作,搭建了荷蘭先進技術在中國應用和產業化的平臺;立足高端制造業研發能力的培育,重點推進了道尼爾飛機項目,目前合資公司完成了工商登記工作,1.2億美元已出資到位;瞄準新能源產業關鍵技術的導入,與美國安普瑞斯公司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擬在錫設立年產能6000萬安時鋰電池廠;推進了中美科技創新創業投資項目、超算中心等政府項目,努力為我市產業轉型升級作貢獻。
研發投入。威孚高科將研發作為公司保持競爭力的主要支撐,2013年研發投入達2.12億元,兩項課題分別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省科技技術獎三等獎,兩項技術獲得專利認可。 2013年太極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59%,海太半導體通過加大研發投入,20納米級的產品比例由年初的18%提高到年末的80%,并成功導入了POP和RDIMM產品,產品觸角延伸至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移動內存產品及服務器內存條產品。而在化纖板塊,江蘇太極啟動了化纖產品技術研發實驗室建設工作。2013年公司共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項。2013年宏源機電以技術中心為創新載體,開發了一系列體現宏源特色和加彈前沿技術的升級換代產品。HY-7/-7(MF)型高速彈力絲機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并獲得江蘇省優秀新產品獎。由該公司牽頭制定的2項行業標準和參與制定的7項國家標準于2013年6月1日正式實施。共申請專利14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共獲得專利授權4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到目前為止,公司共獲得發明專利授權17項。公司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人才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從推進高層次科技領軍型人才、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隊伍建設上聚優勢,重點抓好人才引進、教育培訓與考核激勵三方面工作,真正做到引才育才用才與集團發展要求相匹配。一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探索引進急需人才、儲備新鮮血液的新途徑,通過國資系統招聘、參加市高端人才創新創業交流會和組織校園招聘等渠道,引進集團發展所需各類人才,集團本部及所屬企業全年共推出28個崗位,錄用15名。二是創新和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完善競崗選人用人機制,適當加大對企業關鍵崗位和中高級管理人員競爭性選拔的力度,今年通過競崗選拔錄用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占同類型的67.7%。完善后備干部培養機制,切實把對后備干部和重點人才的培養使用放到關乎企業未來發展的高度加以重視和推進。今年重新調整確定了集團和企業兩級后備干部51名,完成了首批優秀年輕干部掛職交流工作,35周歲以下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比例比去年上升了3.97%。三是加強現有人才教育培訓,組織參加委外培訓和繼續教育198人;組織了3612名職工參加了企業25個工種的技術練兵比武活動,選拔了19名選手參加了市技能大賽,有4名選手獲得了技能比賽前六名,提升了各類人才的知識水平和崗位能力。
三、社會責任
1、誠信經營、依法納稅
作為有責任心的國有集團,產業集團自成立以來,始終以法律為準繩,守法自律,規范治理、誠信經營,隨著集團涉及領域的不斷擴展,贏利能力的不斷提升,為國家和地方創造的稅收也逐年大幅增加。2013年,產業集團上繳稅費5.84億元,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2、促進就業和員工保護
產業集團始終秉承人本理念,倡導平等和非歧視的用工政策;承認和尊重員工的個人利益,珍視員工的生命、健康與安全;重視人才培養,努力搭建員工健康成長的職業平臺;積極建設學習型團隊和學習型企業,讓員工在學習培訓中終身受益;不斷將企業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員工,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產業集團高度關注所屬企業生產作業涉及的職業危害種類,并著力開展員工職業健康監護和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工作,堅持“防護”與“治理”結合,堅持每年為員工進行健康檢查。在安全生產方面,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檢查力度,有效保障了重點企業、重點工程的安全生產和建設環境。健全維護 穩定工作的機制,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接收人員的服務管理和信訪工作,妥善處理了一些法律訴訟案件,較好地維護了集團的安全穩定。2013年威孚高科公司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2013年底,公司擁有在冊員工5140人,各類派遣人員2521人,公司的特約經銷商和授權服務單位約五百多家,直接或間接帶動約3000人就業。公司累計為社會提供了近萬人就業崗位,對社會的穩定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全年培訓支出350萬元,培訓人數覆蓋全員,其中管理、技術人員近3500人次進行了內部培訓、外部培訓1400人次,出國培訓50人次。正式實施員工的企業年金方案,企業年金方案的實施是企業為員工提供退休收入保障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太極實業2013年根據無錫市人民政府對工業布局調整的要求,完成了生產基地從無錫市整體搬遷至揚州廣陵區工業園江蘇太極新材料有限公司,并依法妥善做好了765名員工的分流安置工作,期間未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切實維護了職工和企業的合法利益。宏源機電進一步規范企業勞動用工,防范用工風險。理順全公司臨時用工的用工管理,簽訂派遣合同61人、退休留用協議19人、失地農民(含“4050”人員)勞務協議20人、見習實習協議24人;制定了臨時用工的工資管理規定,促進企業勞動用工管理和權益保障水準不斷規范和提高。
3、企業文化建設
2013年,在生產制造領域,按照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在企業文化方面進一步注入變革、創新元素,增強企業新的發展活力;在科技服務領域,積極培育有利于團隊建設、激發優秀業績的企業文化;在商貿流通領域,以“讓政府放心、讓百姓滿意”為宗旨,把誠實守信、文明經營、優質服務等要義,融入市場經營理念和管理流程,更好地促進市場繁榮和民生保障。通過舉辦“三八節”女職工手工藝品展覽、“迎國慶”青年才藝表演、職工羽毛球比賽等,進一步營造積極向上、和諧奮進的良好氛圍。
4、社會公益和慈善活動
產業集團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關注民生,回饋社會,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搶險救災、扶貧濟困、助學助教、環境保護、文化體育、軍民共建、慈善福利等各類社會公益活動。2013年,集團所屬10個團組織與雙河新村小學10名困難學生結成幫扶對子,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擴大了“關愛新市民子女”志愿服務品牌的影響力。2013年,全年共發放慰問金68.24萬元。積極開展2013年度“慈善一日捐”和“紅十字人道萬人捐”活動,共籌得善款31萬元。2013年威孚高科組織員工積極參與“中華骨髓庫志愿捐獻者”活動、紅十字會組織的獻血活動(去年共參加成分血捐獻8人,全血捐獻118人)、紅十字會的捐款活動。太極實業先后慰問困難職工38人,發放55800元補助金;有15名職工獲得子女助學獎勵7700元;及時探望患病職工39人,發生慰問金7669元;同時,為34名職工辦理管道煤氣安裝報銷。另外,海太半導體在13年成立的《愛心基金》項目,在“每月一點點,匯聚愛的保護傘“的宗旨下,已籌集75000元愛心善款。
四、環境責任
提高資源利用率
在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方面,產業集團高度重視,采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督促企業落實各項環保措施,確保環保指標及時達標。 威孚公司2013年在企業環境行為的等級評定中,被評為“綠色企業”。公司日常節能減排工作持續提高,開始推行“集中打印”模式,進一步減少了紙張的使用。堅決執行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嚴格履行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驗收等手續。公司繼續嚴格執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開展體系年度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對發現的問題積極落實整改,并順利通過第三方的外部審核,確保環境管理體系有效、穩定、規范的運行。2013年公司排放污水的化學需氧量、石油類等污染物指標全部符合排放標準。太極公司企業不斷完善環保管理制度,使廢水、廢氣、固廢等各類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治理。海太半導體還邀請第三方檢測機構定期對公司“三廢”污染物進行檢測,確保達標排放。2013年11月,海太RO出水回用冷卻塔工程改造完成,據統計,RO廢水回用量達238噸/天,節約了大量的新鮮用水。同年12月,海太投資建設的SAW廢水回用體系正式運行,實現廢水回用率大大提高,為公司節約廢水處理費用34萬元/年,節水8.76萬噸/年,COD減排4.38噸/年。同時該項目成功申報為2013年度無錫新區節能與循環經濟重點項目,獲得24萬元循環經濟項目扶持資金。宏源機電將改善員工作業環境列入日常企業管理,堅持每年5月對機械作業區的職業危害檢測,并將檢測結果向員工告知,做到公開透明。投資5萬元將工業固體廢棄物委托市專業回收單位處置,確保公司工業廢氣、廢水、廢固體物做到有組織排放和處置。積極參加錫山區環保局開展創建藍色工程活動,2013年順利通過無錫市錫山區“藍天工程”專業驗收。2013年全年用電量為418.11萬度,用水量4.78萬噸。每噸紡織機械耗標煤為0.06噸標煤。
上一條:
2012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報告
下一條:
2014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報告